钻石切割方式进化论

2014-08-08 18:07 来源:pclady 作者:莫燕

  钻石一定是女人的好朋友之一,不管是清纯小女生还是成熟大女人,只要钻石放出她或蓝或橘的光彩,你就一定会被牢牢吸引。但是我们有多少人是真正了解钻石的生世呢?只有知己知彼,我们才能在大放光彩的同时又兼具好保值升值的收藏作用。我想,这是谁都无法拒绝的吧,来跟小编一起走进钻石切割的进化世界里,钻石的切割过程都是缓慢融合演变的过程,在年代上也并没有划分那么清晰,小编就选择各个年代比较突出的切割方式来简单介绍。

钻石切割方式进化论

  1300s  尖琢型 Point Cut

  钻石加工最早始于印度,大约在14世纪传入欧洲。尖琢型出现于14世纪,是最早的钻石刻面琢型。这种琢型是用钻石的八面体原石加工而成的。可以说,早期出现的尖琢型基本上就是钻石的八面体晶体原形,只不过是将钻石八面体的八个晶面打磨光滑了而已,以提高其对称性、光泽和透明度,称之为锥状尖琢型。但由于八面体面为解理面,完全沿解理面抛光十分困难,因而抛磨的刻面与八面体面有一个小的交角。

钻石切割进化论

  1400s  桌形工 Table Cut

  桌形工出现在十五世纪早期,将八面体其中一个角磨去形成了现代宝石琢型的两个最基本要素,冠部与亭部。桌形工首次出现在钻石上,之后才向其他宝石扩散。因为人们将底小面看成是一个小面,当从冠部看下去,底小面就象一个窗口,可透过最多的光线。但是从现在的观点来看,大的底小面会使光从其中漏掉,不能产生全内反射,因而钻石的亮度不高。但因为有了底小面的存在,会降低钻石破损的程度。

钻石切割进化论

  1500s  老式玫瑰切工 Rose Cut

  玫瑰工钻石独立于尖琢型之外,从15世纪出现至今并无太大的改变。真正比较标准的玫瑰式切割式在16世纪末。玫瑰工出现主要是由于钻石切割技术的发展,早期的玫瑰工是三面玫瑰花琢型,做工粗糙,体积也很小。后来逐渐增加到了六面,十二面,十八面,最终成为了二十四面全玫瑰工。玫瑰工只有冠部没有亭部,而双面玫瑰工则是亭部与冠部一致,侧面呈枣核形。

钻石切割进化论

  1600s  古明亮式切割 European Brilliant

  真正意义上的钻石切割慢慢在17世纪孕育出现,巴洛克时期宴会的烛光需要更闪亮的切割方式来弥补玫瑰式切割不够闪亮的缺点。明亮式切割就这样应运而生了。不过当时的古明亮式切割与现状的明亮式切割工艺真不是一个概念。第一颗明亮式切割只是勾勒出了各种各样的轮廓和讲究了一定的对称性。明亮式切割的最大改进在于亭部的设计,此前虽然出现了下腰面,但是亭面依旧比较平淡。其最大的缺陷是从正面看过去宝石的中心缺乏光彩。

钻石切割进化论

  1700s  鞍垫形 Cushion Cut

  古鞍垫形成圆角的长方或正方形,且四边稍微向外突出。这种切割方式是在18世纪早期演变来的。现代的鞍垫型除了保留以上的风格外,冠部瓣面排列接近标准源钻,底部差异较大。

钻石切割进化论

  1800s  Asscher Cut 阿斯切

  1902年,荷兰钻石切割师Joseph Asscher发明了阿斯切,但是当时并未引起轰动。Asscher讲祖母绿工配合正方形的钻石,具有绚烂的阶梯状效果,彩色宝石一般选用祖母绿工,阿斯切多数是钻石。随着新艺术时期逐渐达到顶峰,祖母绿工和阿斯切开始逐渐受到追捧。

钻石切割进化论

  1900s  Standard Round Brillian Cut 现代明亮式切割

  20世纪早期,钻石切割开始实验新的切割技术,在1919年随着更为成熟的现代圆形明亮式切割出现,使钻石切割工艺达到一个新的高点。最大化火彩和明亮度,圆形明亮式切割成为了最为流行的标准式切割。明亮式切割的最大改进在于亭部的设计,此前虽然出现了下腰面,但是亭面依旧比较平淡。从正面看过去宝石的中心缺乏光彩,SRB则弥补了这一不足。

钻石切割进化论

 

  2000s  Fancy Cut花式切割

  随着钻石切割工艺的日趋成熟和完善,以及切割工具的多样化,钻石切割在追求更加闪亮的过程中完善了以往出现的所有钻石切割方式,日趋演变成了现代工艺打磨下的更能体现钻石完美火彩和闪亮的现代打磨工艺,形状上也呈现了多样化,使得珠宝越来越让人不可抗拒。传统的一般会有马眼形,梨形,椭圆形,公主方形,祖母绿形等等。

版权声明

本内容由“太平洋时尚网“原创,未经允许,请勿擅自篡改、抄袭或转载。如有任何合作意向或疑问,请先与我们联系。

关键词:钻石   切割   方式

分享到:
热门文章
免费试用
精品推荐